用药无小事,“一日三次”≠“一日三餐”
发布日期:2021-01-26      发布人:  管理员    阅读量:1797
在医院门诊,常常听到医生嘱咐患者要记得服药的频率是“一日三次”,不少药品的说明书上也写得很清楚:“一日三次”。可是您真的了解一日三次怎么服用吗?不少患者觉得“那还不就是跟着一日三餐的服用吗?注意饭前饭后就好呀!”其实这是不少人理解上的误区,一日三次≠一日三餐,“空腹”“饭前”“饭后”三个服药时机也是颇有区别的。
 
应当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意同医师处方“q8h”),这样由于间隔时间相同,可以使体内血药浓度在一天24小时之内都保持比较平稳,既不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同理,“一天二次”指的是每隔12小时服药一次,而不是大部分人理解的早晚各一次(“早”指的究竟是几点?“晚”指的究竟是几点?因此,理解成“早晚各一次”误差较大)。
 
如果按照多数人的吃饭习惯,早上8点、中午12点、晚上6点服用,间隔时间分别是4小时、6小时和14小时。这样会使血药浓度白天高、夜晚低,杀菌作用只在白天发挥功效,到晚上细菌又会大量繁殖,很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本来有效的药物也会减效,甚至失效。这类药品服用方法指的一日三次应是每隔8小时服一次药,为了保证血药浓度的稳定,建议把早上的用药时间安排在6点,然后下午2点服一次,晚上10点再服一次。这样既不会打乱原有生活规律,也不用半夜起来服药。符合这一特点的还有抗癫痫药、止痛药、激素类药、治疗甲亢和哮喘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