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考古首次发现! |
发布日期:2021-03-09 发布人: 管理员 阅读量:2183 |
凤城市草河街道秋岭村五组爱河东岸有一“人洞山”,其西为老古洞山,山上有一洞,当地称为老古洞。在北侧的山岗上立有一个孤零零的石头,当地人称为“石人”。其下方即为草河在此与爱河交汇,聚为一流,东南经东汤、虎山流入鸭绿江。 “人洞山”在当地颇有名气,有村民称其为“仙人洞山”。山体西侧濒临河边,是一片石灰岩质地的白色立陡的石砬子,在阳光照射下花白一片。这片石砬子中部的一块近似长方形较为平整的砬面上,阴刻有一幅岩画。 由于长年风雨侵蚀,岩画上的一头牛和一只虎已变得模糊不清,依稀能看出是古人采用尖锐工具刻划而成,造型简洁、古朴、生动,线条粗犷有力。 据考证,秋岭村岩画的年代,从画面造型来看要比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更为具象,刻划的线条更加粗壮,并且只有青铜质地的工具才能刻划出如此粗深的线条,其刻划技法,特别是老虎身上体现肌肉结构和动势美感的云纹线条,与西藏日土岩画中动物的刻划技法类似,综合推断岩画的创作年代可能为青铜时代。 此外,西距秋岭村30公里的管家村赫家堡子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大石盖墓群,为青铜时代的墓葬群。由于两地相离较近,因此在这一区域活动的古人类,应属同一族群,这也为秋岭村岩画的产生年代提供了一个有力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