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民宿 丹东草莓,辽宁省丹东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发布日期:2023-04-29      发布人:  管理员    阅读量:1435

丹东草莓,辽宁省丹东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有丰富的水资源,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光照有余,适合草莓生长,丹东草莓果实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形、椭圆形等,外形美观、色泽亮丽,芳香浓郁,酸甜适口。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丹东草莓"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丹东草莓

  • 产地名称

    辽宁省丹东市

  • 产品特点

    色泽亮丽,芳香浓郁,酸甜适口

 
  •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78号公告

  • 实施时间

    2017年9月1日

 
 

折叠编辑本段产品特点

丹东草莓果实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形、椭圆形等,外形美观、色泽亮丽,芳香浓郁,酸甜适口;果实整齐,畸形果少,硬度好,耐贮性强;种子排列均匀有规律,无病斑或药斑,果面无尘埃泥物,商品性状好。植株长势旺健,株形开张,根系发达;平均株高24-26厘米;叶片近圆形或椭圆形,叶色浓绿有光泽,叶柄浅绿色,叶鞘绿色或稍红;花序平于或高于叶面,单株花序多,顶花序8-10朵,侧花序5-7朵,花瓣白色,5-7片,花量多,连续开花结果能力强,花朵发育健全,授粉和结实性好;果面平整,种子黄绿色,平于或凹陷于果面,一级序果个大,整齐度高。

折叠编辑本段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情况: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丹东地貌大体是"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地势由东北到西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凤城市北缘和宽甸县北部属中低山区,一般海拔400-1000米。凤城市北部至中部、宽甸县中部属低山丘陵区,一般海拔300-800米。凤城市、宽甸县南部和东港市北部为丘陵区,一般海拔高500米以下。东港市南部呈东西向带状展布的海滨平原。全市312万亩耕地中的223万亩旱田多是微酸性棕壤土,土壤肥沃,营养丰富,pH值在5.3-6.3之间,全氮含量0.083%,速效磷6.2PPm,保护在有机质含量在2.2%-2.6%之间,土壤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草莓生长发育。丹东市独特的生态条件非常有利于优质草莓生产和草莓产量的提高,还特别有利于草莓种苗的繁殖和花芽分化,是中国难得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

水文情况:丹东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全市长度2公里以上的大、中、小河流共1361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条-鸭绿江、浑江、瑗河、大洋河,有水库54座,水电站31座,大型灌区5处, 小型灌区200余处,江河人工护岸3000余公里。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89.32亿立方米,其中,宽甸县为39.90亿立方米,凤城市为33.64亿立方米,东港市为12.11亿立方米,丹东市区(含振安区)为3.67亿立方米。丹东水资源丰富,可以调节小气候,空气湿度较高,为丹东地区的草莓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

气候情况:丹东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温带气候区,在大气环流中属西风带,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偏南风,地区多阴雾、暴雨天气。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光照有余,属暖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我市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9℃,无霜期180-200天,全年≥1O℃的有效积温3200-3500℃;北部地区年均气温为6-7℃,无霜期135-180天,全年≥10℃的有效积温2800-3200℃。全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50-253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00-1200毫米,4-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5%以上,风级2-3级,年平均湿度60%。丹东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物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水源上游无矿场,重金属不超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和发育,气候条件是国内任何其他地区不可比拟和替代的。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2009年,丹东市合作社的成立,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举办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丹东市的种植草莓开始兴起。

2010年,丹东市合作社最终确立了与大型水果生鲜连锁超市直接对接、合作发展的新型草莓销售模式,同时还确定了草莓种植技术标准和回收标准,合作社的草莓都按照标准种植,比市面上的普通草莓在口感、安全性及价位上有显著优势。

折叠编辑本段生产情况

2009年,丹东市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全市草莓生产面积已11万亩,占全省草莓生产总面积的81%以上,其中有3.5万个日光温室生产草莓3.5万亩,有4.2万个大、中、小塑料冷棚生产草莓3.6万亩,草莓总产量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

2018年,丹东市合作社种植草莓面积将超过1万亩,每天销售红颜草莓鲜果将超10万斤。

折叠编辑本段产品荣誉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丹东草莓"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标志

折叠地域保护范围

丹东草莓生产地域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汇合处的丹东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3°22′至125°41′,北纬39°43′至41°09′之间。南北宽165公里,东西长196公里,幅员面积15222平方公里。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包括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安区、振兴区共34个乡镇,303个村;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196公里,总栽培面积20万亩。

折叠质量技术要求

该要求适用于丹东地区草莓生产。

(1)产地环境

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呈微酸或中性土壤。生产作物的土壤应当是没有有毒矿物质和高残留农药污染的。

(2)土壤消毒

1.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具体操作方法:①在7、8月份棚室闲置期,清除棚内前茬作物和杂草,撒施基肥,以及稻壳500千克/亩(或长12-15厘米的碎稻草600千克/亩)、生石灰70-80千克/亩;②在40-45厘米土层内翻耕土壤、耙碎,使各种材料充分混均;③做畦,畦高30-35厘米,然后在畦间灌水;④覆盖地膜及大棚膜进行高温消毒,晴好天气下保持15-20天即可;⑤消毒结束后撤除地膜和大棚膜,保持露地状,再翻耕土壤,待气味散去后,即可种植。

2.棉隆土壤消毒技术。具体操作方法:①在7、8月份温室闲置期,清除棚内杂草及作物残株。施基肥后,深翻土壤25厘米,耙细,使土层平整均匀;②视土壤湿度情况进行浇水,以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60-70%即可;③均匀撒施棉隆微粒剂15-20千克/亩后立即翻拌土壤20厘米深,使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匀,若需要可再次适度浇水,以保证药剂与土壤充分接触;④用质量完好的塑料膜将消毒区域封闭严实,在气温20℃以上封闭消毒12天;⑤揭去塑料膜,在20厘米土层内松土1-2次;⑥为使残留气体充分挥发,需将消毒区域透气10天左右后再栽植作物。在消毒结束后应做发芽试验,以检验残余气体是否挥发彻底。

(3)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栽培方式和市场需求选择品种。促成栽培选择休眠浅的品种,以红颜为主,搭配章姬、甜查理等;半促成栽培选择休眠较深的品种,如卡尔特一号等;露地栽培选休眠深的品种,如哈尼等。品种种性良好,特征、特性要整齐一致。

(4)定植时期

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假植苗在顶花芽分化后定植,通常是在9月20日-9月30之间定植,非假植苗则需要在8月末至9月10日之间定植;早春大拱棚半促成栽培时间也在8月下旬至9月10日之间定植;四季品种在8月上中旬定植;露地栽培需在当年的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或者上年的8月上旬定植。

(5)良种苗标准

草莓良种苗木质量常以根的数量和长度、新茎粗度、健康展开叶片数、芽的饱满程度及是否有病虫害、机械伤作为衡量的标准,具体参数如下:

项目

分级

一级

二级

初生根数

5条以上

3条以上

初生根长

7厘米以上

5厘米以上

根系分布

均匀舒展

均匀舒展

新茎

新茎粗

1厘米以上

0.8厘米以上

机械伤

叶片颜色

正常

正常

成龄叶片数

4个以上

3个以上

叶柄

健壮

健壮

中心芽

饱满

饱满

苗木

虫害

病害

病毒症状

一般来说,露地栽培苗木质量可以稍低一些,达到二级标准即可。促成栽培苗木质量要求高,应达到一级标准。

(6)栽植方式

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垄高25-30厘米,大垄距85-90厘米,垄面宽50-60厘米,小行距25-30厘米,株距15-18厘米左右。栽植时间应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起苗前苗圃浇透水,尽量带土栽植。棚室栽培每667平方米定植8000株-10000株,露地栽培每667平方米定植10000株-12000株。

(7)栽培管理技术

1.促成栽培管理技术

①棚膜覆盖。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覆盖棚膜时间在外界最低气温降到8℃-10℃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计划提早上市和休眠浅的品种早扣棚,计划推迟上市和休眠深的品种晚扣棚。红颜等早熟品种扣棚时间在10月上中旬;甜查理保温时间适当提前。盖膜后,立即破膜提苗;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扣棚保温时间一般在12月中旬左右,最早不能早于11月中旬,除了扣棚后采取高温促苗、促花外,其它管理和促成栽培基本相同。

②湿度管理。湿度管理是满足草莓生理需要和减少病虫害的重要环节。土壤持水量要求花芽分化期60%、营养生长期70%、花果期80%为好。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以70%以下为宜,湿度过大要及时通风。灌水方法以滴灌最好,定植时浇透水,一周内要勤浇水,覆盖地膜后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

③肥水管理。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5000千克及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以15:15:10为宜。追肥:第一次追肥,顶花序现蕾时;第二次追肥,顶花序果开始膨大时;第三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前期;第四次追肥,

顶花序果采收后期;以后每隔15天-20天追肥一次。追肥与灌水结合进行,每次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或磷酸二氢钾15千克。肥料中氮磷钾配合,液肥浓度以0.2%-0.4%为宜,也可以用沼液代替液肥使用;喷施的叶面肥可用高效液体有机复合肥、生物菌肥等。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在冬季晴天的午前进行,释放时间2小时-3小时,浓度700毫克/升1000毫克/升。

④温度管理。温室草莓促成栽培生长发育期适宜温度为:

现蕾前:白天26℃-28℃,夜间15℃-18℃.

现蕾期:白天25℃-28℃,夜间8℃-12℃.

花期:白天22℃-25℃,夜间8℃-10℃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20℃-25℃,夜间5℃-10℃

⑤植株管理。摘叶和除匍匐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应及时摘除匍匐茎和黄叶、枯叶、病叶。掰茎:在顶花序抽出后,选留1个-2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其余掰掉。掰花茎: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疏花疏果:花序上高级次的无效花、无效果要及早疏除,每个花序保留7个-12个果实。

⑥放养蜜蜂。温室冬天密闭不通风,没有自然昆虫传粉,应放置蜜蜂辅助授粉。在10%植株初花时蜜蜂入棚,入棚过早蜜蜂会由于觅粉伤害花蕊,过晚影响授粉效果,前期花少时可适量喂糖养蜂。放蜂量以平均每株一只蜂为好。

⑦电照补光。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灯,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到翌年2月中旬,针对冬季光照不足,阴雪天较多,为了维持草莓植株的生长势,建议采用补光。每667平方米安装"合鸣"牌植物补光灯40个,每个补光灯40瓦,每天在日落后补光3小时-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