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民宿 走进辽宁省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村,信步十里栈桥,遥望碧海蓝天,仰视海岛风光旖旎,天空海鸥欢歌,脚下涛声助兴,多么惬意……
发布日期:2023-06-19      发布人:  管理员    阅读量:1321

走进辽宁省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村,信步十里栈桥,遥望碧海蓝天,仰视海岛风光旖旎,天空海鸥欢歌,脚下涛声助兴,多么惬意……

谁也想不到,现如今岛上岛下如诗如画的“中国美丽乡村”,过去因为海穷、人穷、族群矛盾尖锐,是北井子镇“老大难村”。而这一切的改变,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北井子镇獐岛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有。

獐岛村十里栈桥。

“海岛有了当家人”

獐岛村位于丹东东港市北井子镇西南部,是中国万里海岸线东端起点第一岛,獐岛人祖祖辈辈都以海为生。上个世纪90年代,大片的獐岛浅海被外地“海霸”控制着,獐岛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枯竭,100多条渔船海里捕、水里捞,仅仅能够满足全村不足700人的温饱;仅有的6千亩蚬子滩涂遭遇了赤潮,村集体负债2800万元,“靠天吃饭”陷入了困境。

在村竞选大会上,大家面面相觑,摇着头、叹着气。看着村民愁眉苦脸的样子,年仅33岁的张忠有坐不住了,自告奋勇竞选村委会主任,他对大家说:“我来当獐岛当家人,我一定想方设法要回獐岛周围的浅海,改变獐岛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大家奔上好日子。”村民们穷怕了,半信半疑地把张忠有选为村委会主任。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辽宁省政府责令丹东、东港两级市政府先后给獐岛村划拨了7万亩浅海使用权。

争取到7万亩浅海,张忠有又争取到獐岛村旅游航运资格,村民们看到了张忠有是一个敢于担当、勇于为民的好干部。2006年,他以满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村里把其中4万亩滩涂和浅海承包出去,每年净得租金收入600万元。剩下的3万亩,张忠有求亲求友求关系,多方筹集资金,连买带赊,在宜贝滩涂上重新建起了集体所有的贝类养殖场。张忠有要靠集体经济的壮大凝聚人心,强化村民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獐岛村贝类养殖场。

耕海建岛谋发展

獐岛村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道路、电力、淡水等基础设施等,都不适应旅游业发展,游客常常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道路不便,张忠有主持修道,带领村民在岛上开山劈石,用石板、石块铺成两公里长的环岛公路;电力不足,他争取电力部门投资,为獐岛增铺了一条海底电缆;淡水资源紧缺,他争取到国家投资300万元,村里投资150万元,建成了15.8公里的自来水管线;獐岛村四面环海,海岸常受海浪冲击,他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组织村民共同劳动,修起了防浪大堤,建起了2.3万平方米的滨海广场……

大潮过后党支部书记张忠有(左四)带领村民在滨海广场清理淤沙。

“既要村民富,又要集体富”。2016年3月,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反复探索产业转型突破口,经多方论证和考察,结合当地优美的海岛景观,獐岛村调整发展思路,描绘出以旅游业为龙头,捕捞业、养殖业为两翼,发展绿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引领渔民增收致富的蓝图。

“一棵树在岛上长大不容易啊!为了保留住岛上的树木,修路时没舍得挪。这些年我们在岛上栽花种树,下了不少功夫,岛上的绿化率达到了70%。”望着满山翠绿,獐岛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有颇为自豪。

獐岛村党支部以“三会一课”制度为载体,不断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宣传,换来了青山碧海和朴实民风的相得益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独具魅力的海岛风情。

獐岛村内一景。

獐岛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扶持资金,不断完善岛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翻修卫生院、学校,修建景观路、环岛路、环海栈道,大力实施全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鼓励村民建民宿、开饭店,逐步形成了集观海、垂钓、海水浴、品海鲜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体系。村里又拿出50%的集体经济收入购置客船、改扩建码头,客运公司已拥有大小船只11艘,专用码头3座,年运送游客20万人次,解决了游客增多导致的航线运力不足问题。

獐岛村成功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0多万元。

党建引领聚人心

借助旅游产业,獐岛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之前是几间平房,4年前翻新盖了两层小楼。接待能力一下子由过去的30人提升至70人,酒店设施也和城里的酒店没啥两样,都是室内带卫生间的标准间。”每天早上5点,渔佳乐酒店的老板娘由桂琴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个小酒店,她和老伴经营20多年了。

“你看我们村的生活环境,硬化路到户,垃圾分类,还建起了环岛健身步道,听说明年村里还要上观景电梯……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小康生活!”由桂琴幸福地说。

獐岛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村里在码头开设了“红色候船厅”,注重把年富力强的村干部和党员安排在客运、环卫、安保等关键岗位,要求经营饭旅店的党员户,统一悬挂“党员服务户”标牌,同时还建立了个体经营户互相监督机制,通过定期互评、变罚为奖等方式,规范岛内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完善村规民约,不得乱种蔬菜、破坏绿化,不断优化岛上生态环境。

 

獐岛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有(右一)为党员服务户挂牌。

“自己老了遇上了好书记,真想多活几年享享老来福。”村里94岁的老人张洪玉说道。平日里,谁家有了难事,张忠有和村干部总是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村里的老人和病人,他们经常挤出时间登门探望,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老人们的生活。

“现在,村集体资产超过2.2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400万元,全村人均毛收入超过7万元。”张忠有说。

村集体富了,反哺村民有了底气。村里不断提高福利待遇,为村民缴纳合作医疗、老年人意外伤害等保险,每人每年发放环境治理交通补贴1500元,为考入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学金,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费等,村民年人均福利超过6000元。

说到獐岛今后的发展,张忠有说:“你们进岛时不是看到山崖上镌刻着‘中国獐岛--万里海疆第一岛’十一个大字吗?但眼下这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第一岛。我们的目标是在不远的将来,让全村年综合收入达到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超2000万元,把獐岛建成中国第一富岛、第一美岛。”(作者单位:辽宁省东港市委组织部)